成人高考《医学综合》2017年考前必读辅导资料

  一、心腔的瓣膜

  心似前后略扃倒置的圆锥体,有心底、心尖,前、下两个面和左、右、下3个缘和3条沟。

  心底朝向右后上方,由左、右心房构成,并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干相连。心尖朝向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体表位置在左侧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活体在此处可摸到心尖的搏动。前面又称胸肋面或前壁,贴近胸骨体和肋软骨,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小部分为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下面或下壁又称膈面,贴于膈上,由左、右心室构成。右缘近似垂直,由右心房构成。左缘圆钝,大部分为左心室,小部分为左心耳。下缘近似水平较锐,大部分为右心室,小部分为心尖构成。

  心的表面有3条沟:近心底处,有一几乎呈环形的冠状沟,是心房与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在胸肋面和膈面上,各有一条自冠状沟向下至心尖切迹的纵沟,分别称前室问沟和后室间沟,足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上述3条浅沟中均有心的血管行经及脂肪组织填充。

  二、心传导系统的组成

  心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构成,其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维持心的正常节律性搏动。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出的左、右脚和蒲肯野氏纤维网等。

  (一)窦房结

  是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结合处的心外膜深面。窦房结发出的二节律性冲动传至心房肌,使两心房同时收缩。

  (二)房室结

  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的心内膜深面,呈扁椭圆形。其作用是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传向心室。

  (三)房室束

  起自房室结,下行至室间隔肌性部上缘分为左束支和右束支,分别沿室间隔左、右侧心内膜深面下行,再分支形成浦肯野(Purkinje)纤维网,最后分布于一般心肌纤维。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2017年考前必读辅导资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一、心腔的瓣膜

  心似前后略扃倒置的圆锥体,有心底、心尖,前、下两个面和左、右、下3个缘和3条沟。

  心底朝向右后上方,由左、右心房构成,并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干相连。心尖朝向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体表位置在左侧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活体在此处可摸到心尖的搏动。前面又称胸肋面或前壁,贴近胸骨体和肋软骨,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小部分为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下面或下壁又称膈面,贴于膈上,由左、右心室构成。右缘近似垂直,由右心房构成。左缘圆钝,大部分为左心室,小部分为左心耳。下缘近似水平较锐,大部分为右心室,小部分为心尖构成。

  心的表面有3条沟:近心底处,有一几乎呈环形的冠状沟,是心房与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在胸肋面和膈面上,各有一条自冠状沟向下至心尖切迹的纵沟,分别称前室问沟和后室间沟,足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上述3条浅沟中均有心的血管行经及脂肪组织填充。

  二、心传导系统的组成

  心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构成,其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维持心的正常节律性搏动。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出的左、右脚和蒲肯野氏纤维网等。

  (一)窦房结

  是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结合处的心外膜深面。窦房结发出的二节律性冲动传至心房肌,使两心房同时收缩。

  (二)房室结

  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的心内膜深面,呈扁椭圆形。其作用是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传向心室。

  (三)房室束

  起自房室结,下行至室间隔肌性部上缘分为左束支和右束支,分别沿室间隔左、右侧心内膜深面下行,再分支形成浦肯野(Purkinje)纤维网,最后分布于一般心肌纤维。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