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A 6.B 7.D 8.A 9.A 10.D 11.A 12.B
二、辨析题
13.错误。教育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国民教育的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该观点忽视了教育制度的广义涵义,因此是错误的。
14.错误。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简答题
15.(1)培养劳动者或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16.(1)根据教育对象的差异因材施教。(2)教学上不断更新。(3)教师的教育机智。
17.(1)激发学习动机 (2)感知教材 (3)理解教材 (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
四、论述题(要点)
18.答案要点:
(1)涵义: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利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2)依据: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体现。在学生身上,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两种因素不断斗争,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积极因素不断增长,学生的思想品德就会不断进步。
(3)贯彻要求: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地开展思想斗争。
(4)联系实际论述。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19.A 20.B 21.D 22.A 23.C 24.C 25.A 26.C 27.B 28.B 29.C 30.A
六、辨析题
31.错误。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这是注意品质在时间上的特征。
32.错误。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七、简答题
33.遗忘的特点与规律:
(1)不重要的和未经复习的内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抽象的内容要比形象的内容容易遗忘。
(3)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揭示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遗忘的原因: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的干扰引起遗忘。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不同,遗忘的情况也不同。一般是材料的首尾内容不容易遗忘,中间部分容易遗忘。这是首尾部分所受的抑制较少,中间部分较多地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所至。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主动的压抑不愉快的事情会影响遗忘。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会影响遗忘。
34.影响社会态度形成的因素是: (1)经验的情绪后果。(2)需要的满足。
(3)知识水平。 (4)家庭背景。 (5)参照群体。 (6)文化因素。
35.(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八、论述题(要点)
36.教学是引导学生获得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2)充分利用感性材料与经验。 (3)注意“变式”在掌握概念中的作用。
(4)词和感性材料的结合。 (5)正确下定义。 (6)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
(7)运用求同与求异方法形成正确概念体系。
推荐阅读:
出国留学网成人高考频道小编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