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教育理论2016重点: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6成人高考考试即将到来,要想获得成功必然要付出汗水,出国留学网成人高考栏目为大家分享“成人高考教育理论2016重点:教学理论与实践”,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能取得好的成绩。想了解更多关于成人高考考试的讯息,请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成人高考栏目。

  第七章 教学理论与实践

  一、 选择题

  1.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原则)

  2.平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积分外,还有一类是(等级制记分法)

  3.教学方法是指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4.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引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法是指(演示法)

  5.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使学生亲眼看到所学对象的某些变化过程的方法是(实验法)

  6.班级授课指在我国正式实行一半认为是啊(清朝末年)

  7.课的类型一半分为两大类,即(单一课和综合课)

  8.《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9.人们常说:"教无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0.下列符合我国古代给额教学的特征的是(学生的年龄能够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

  11.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衡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形式教育理论)

  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作到(以教学为主)

  13.以下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主张是(开而弗达)

  14.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15.教学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1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17.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间接经验)来实现的。

  二、辨析题

  1.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错误。此说法不全面。"序"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科的逻辑系统;二是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2.知识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

  错误。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从传授知识的内容看,传授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才能有已知推至未知,才具有真正的思维能力。而且也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需要理性思维的形式。

  第二,从传授知识的能量来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通过思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第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应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启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始终使学生处在一种对知识的追求状态。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2016重点:教学理论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2016成人高考考试即将到来,要想获得成功必然要付出汗水,出国留学网成人高考栏目为大家分享“成人高考教育理论2016重点:教学理论与实践”,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能取得好的成绩。想了解更多关于成人高考考试的讯息,请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成人高考栏目。

  第七章 教学理论与实践

  一、 选择题

  1.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原则)

  2.平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积分外,还有一类是(等级制记分法)

  3.教学方法是指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4.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引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法是指(演示法)

  5.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使学生亲眼看到所学对象的某些变化过程的方法是(实验法)

  6.班级授课指在我国正式实行一半认为是啊(清朝末年)

  7.课的类型一半分为两大类,即(单一课和综合课)

  8.《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9.人们常说:"教无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0.下列符合我国古代给额教学的特征的是(学生的年龄能够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

  11.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衡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形式教育理论)

  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作到(以教学为主)

  13.以下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主张是(开而弗达)

  14.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15.教学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1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17.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间接经验)来实现的。

  二、辨析题

  1.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错误。此说法不全面。"序"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科的逻辑系统;二是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2.知识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

  错误。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从传授知识的内容看,传授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才能有已知推至未知,才具有真正的思维能力。而且也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需要理性思维的形式。

  第二,从传授知识的能量来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通过思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第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应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启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始终使学生处在一种对知识的追求状态。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