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2017年教育理论心理学考点试题二

  出国留学网成人高考栏目为大家带来“成人高考2017年教育理论心理学考点试题二”,大家要做好复习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来,祝大家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希望此文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考点一:感觉的概念和种类。知觉的概念和种类。

  例1(2003年统考试题)

  客观物体的整体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记忆

  【答案】B

  例2(2005年统考试题)

  视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  )。

  A.提高

  B.降低

  C.有时提高有时降低

  D.既不提高也不降低

  【答案】C

  【解析】感觉适应时,通常微弱刺激的持续作用能使感受性上升,强刺激的持续作用能使感受性下降。所以答案选C。

  例3(2007年统考试题)

  看到一个苹果,它的形状、大小等属性都会在人脑中同时得到反映。这种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知觉

  C.直觉

  D.联觉

  【答案】B

  【解析】一般认为,先有感觉,后有知觉。但感觉不会独立存在,一旦主体确定某个事物时,已经是知觉了。

  例4(2009年统考试题)

  知觉与感觉的主要区别在于,知觉是(  )。

  A.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B.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C.对事物概括间接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主观的反映

  【答案】B

  【解析】感觉和知觉两个概念比较容易混淆,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此外,事物的个别属性不会独立存在,一旦确立了这个事物时,就已经是知觉了。

  例5(2010年统考试题)

  知觉反映客观事物的(  )。

  A.个别属性

  B.整体属性

  C.本质属性

  D.间接属性

  【答案】B

  【评注】

  (1)本章实际有两个概念,即感觉和知觉,分别从概念、种类和特性来说明。

  (2)着重把握概念的基本含义,感觉与知觉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考点二:感觉现象和知觉的基本特征、观察的品质和影响知觉的因素。

  例6(2002年统考试题)

  同一感觉器官因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  )。

  A.感觉的阈限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的对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答案】C

  【解析】感受性变化主要指感觉的适应、感觉的对比及感觉的相互作用,要注意每个概念的含义。感觉的适应指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的变化;感觉的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因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感觉的相互作用指各种不同分析器之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现象。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成人高考2017年教育理论心理学考点试题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出国留学网成人高考栏目为大家带来“成人高考2017年教育理论心理学考点试题二”,大家要做好复习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来,祝大家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希望此文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考点一:感觉的概念和种类。知觉的概念和种类。

  例1(2003年统考试题)

  客观物体的整体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记忆

  【答案】B

  例2(2005年统考试题)

  视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  )。

  A.提高

  B.降低

  C.有时提高有时降低

  D.既不提高也不降低

  【答案】C

  【解析】感觉适应时,通常微弱刺激的持续作用能使感受性上升,强刺激的持续作用能使感受性下降。所以答案选C。

  例3(2007年统考试题)

  看到一个苹果,它的形状、大小等属性都会在人脑中同时得到反映。这种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知觉

  C.直觉

  D.联觉

  【答案】B

  【解析】一般认为,先有感觉,后有知觉。但感觉不会独立存在,一旦主体确定某个事物时,已经是知觉了。

  例4(2009年统考试题)

  知觉与感觉的主要区别在于,知觉是(  )。

  A.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B.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C.对事物概括间接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主观的反映

  【答案】B

  【解析】感觉和知觉两个概念比较容易混淆,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此外,事物的个别属性不会独立存在,一旦确立了这个事物时,就已经是知觉了。

  例5(2010年统考试题)

  知觉反映客观事物的(  )。

  A.个别属性

  B.整体属性

  C.本质属性

  D.间接属性

  【答案】B

  【评注】

  (1)本章实际有两个概念,即感觉和知觉,分别从概念、种类和特性来说明。

  (2)着重把握概念的基本含义,感觉与知觉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考点二:感觉现象和知觉的基本特征、观察的品质和影响知觉的因素。

  例6(2002年统考试题)

  同一感觉器官因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  )。

  A.感觉的阈限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的对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答案】C

  【解析】感受性变化主要指感觉的适应、感觉的对比及感觉的相互作用,要注意每个概念的含义。感觉的适应指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的变化;感觉的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因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感觉的相互作用指各种不同分析器之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现象。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