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备考辅导

  本文“2017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备考辅导”,跟着出国留学网成人高考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第二章 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一)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既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哪个社会,哪个阶级,在确定教育目的时,总要考虑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因为,教育所培养的人,当他进入直接的生产过程时,便构成社会生产力的要素之一,他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才能有效地从事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教育必须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确定教育目的。

  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一般不需要经过学校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凭借直接的生产技艺与经验就可以进行生产,因此,学校教育不担负培养劳动者的任务,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主要是统治人才和知识分子。这时,生产力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不明显。但是随着机器大工业这种新的生产力形式的出现,要求生产劳动者必须有一定的文化,这种要求使学校教育目的发生质的变化,学校教育不再把培养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官吏和知识分子作为自己仅。有的教育目的,开始培养科技人才与生产工人。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

  课程设置表现为门类由少到多。古代社会的学校所设课程不多,且多数为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人文学科和语言文学等工具学科。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门自然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学科,并逐渐被反映到学校课程中来。例如,西欧的学校在14世纪时,自然科学课程仅有算术、几何、天文学,16世纪中叶则增加了地理和力学,17、18世纪,学校课程又增加了代数、三角、植物、动物、物理、化学等学科,奠定了现代学校课程的基础。

  教学内容表现为越来越丰富和深化。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以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各国不断掀起教学内容改革的浪潮,在教学内容中不断补充科学技术方面的新成果,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内容,如核物理、生态学、生物工程等,教学内容更向纵深发展,形成了不少边缘学科课程和内容,如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学物理、生物物理、信息论、教育未来学、教育哲学等,教育内容愈益丰富和深化。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可能。只有生产力得到发展,才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费。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剩余产品的数量,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校舍、设备、师资等方面的建设,从而直接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

  生产力的发展也制约着学校结构。如大中小学的比例和衔接关系,普通中学与中等专业、职业技术学校的比例关系,高等学校中各种系科、专业设置的比例关系,都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结构的制约。否则就会造成教育事业内部的比例失调,造减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相适应,造成部分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基至造成部分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学校教学的工具和手段都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有关。古代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可能出现现代的实验法、演示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只有在当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出现电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教学组织形式也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例如,占代学校受教育人数少,个别教学是主要形式。

  自近代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对象的扩大,受教育人数越来越多,集体教学的班级授制成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把间接的生产力变为直接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教育,使人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成为专门的人才,而这些人才投入生产过程之后,他才能真正变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成为合格的劳动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不仅指培养从事体力劳动的直接进行生产劳动的熟练技术工人,也包括培养从事脑力劳动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通过教育培养出这些科技、管理人员,然后投入生产过程,将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

  (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科学知识具有继承性,但科学知识的继承需要通过教育来传递。如果没有教育,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就无法被后代人所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还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在较短的时问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还担负有科研的任务。通过科研,可以产生许多新的科学成果,这些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成果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和运用后,就能提高社会生产力。如我国上海从l981~1985年的5年间,50所高校创造了近两亿元的产值。复旦大学的内燃机配气结构计算方法和应用研究,已在全国20多家内燃机制造厂内应用,每年可为国家创造l50万元以上的利润。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教育的性质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性质的教育。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必然属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性质。同样的道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必然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具体说来,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和主导着整个教育过程,体现着教育的阶级性与政治性。因而作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尤其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决策力量,总会牢牢控制教育目的,使教育目的体现出统治阶级的要求,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可以说,在一定社会,培养具有什么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的人,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在阶级社会里,经济上政治卜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使教育按自己的意志施行,总是要把教育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控制绝大部分教育机构。他们通过本阶级所掌握的政权力量,规定教育宗旨和办学方向,颁布教育政策和法令,制定任用校长和教师的标准,以强制的办法监督执行,使教育完全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施行,还从组织系统上保证了教育权掌握在统治者手中。

  统治阶级有时也通过经济的方法控制教育领导权。他们通过拨款、捐献教育经费等手段,直接插手教育,在决定教育重大问题上拥有很大的权力。

  统治阶级还通过思想卜的优势影响和控制教育,左右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在政治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可以通过教科书的编定,各种书报、杂志的发行,来推行统治者的思想意识,控制教育权。

  因此,在阶级社会里,一个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占统治地位,必然会用种种方式控制教育领导权,干涉教育,使之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恩格斯在谈到当时德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时深刻指出:“在这里,一切知识的来源都在政府控制之下,从贫民学校、主口学校以至报纸和大学,没有官方的事先许可,什么也不能说,不能教,不能印刷,不能发表。”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即使在当今一些发达国家中,受教育的机会也不是兖分和完全的,这就存在着受教育权利在社会中如何分配的问题。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总是要采取种种直接或问接的手段决定和影响受教育权利在社会中的分配,决定谁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无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有受什么样学校教育的权利等问题。这种不平等的权利分配或者由法律、政策明文规定,或者由受制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各个社会阶层成员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所决定。

  我国封建社会受学校教育权利的森严等级制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虽然迫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实行普及教育,但是由于各阶级集团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所处地位不同,其子弟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程度和年限,也有显著的差别。

  正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因此,在阶级社会中,“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

  (1)教育培养出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在阶级社会里,无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其教育的共同点都是把统治阶级的意识传递给受教育者,使之成为本阶级的继承人,以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统治,为其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2)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学校传播一定的阶级意识所起的作用,不限于在校学生,对社会也起作用:通过在校师生的言论和行动,学校的教材和刊物向社会宣传一定的思想意识,制造社会舆论,影响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面貌等,起着巩固现有的政治经济制度.维护生产关系的作用。

  (3)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是一种反作用,只能在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为它所规定的范围内和轨道上去发挥作用,而不能决定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更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教育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只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而不起根本动力的作用,不起决定作用。所以,我们既不能忽视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又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教育无用论和教育万能论都是错误的。

分享

热门关注